豆豆家
TAG标签|网站导航| 手机访问:m.ddjava.com
(2)利用遥感技术建立区域地质灾害快速调查技术研究,积极推进基于地球资源卫星数据的遥感信息应用系统的建立,逐步建立地质灾害遥感快速调查系统。根据防灾减灾的需要,地质灾害调查在县市突发性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地质灾害易发区1 ∶ 5万地质灾害调查、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地震地质灾害调查、重大工程建设区地壳稳定性调查、南方岩溶地区岩溶塌陷调查等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
(一)实验室介绍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于2007年9月30日经国土资源部正式批准成立,其前身是中国地质科学院地壳形变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新构造运动及其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过程研究、地应力监测技术与地质灾害预测评价技术研究、中国大陆主要活动构造带地应力测量及其构造应力场研究、国家重大工程、主要城市和重要经济区地壳稳定性与地质环境安全研究等五个领域的科学研究。
10.4.1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技术与方法研究(1)中国地质灾害分布规律研究;在地质灾害调查的同时,开展了中国地质灾害分布规律的研究。分析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灾害在时间、空间和强度上的分布和演化特征,研究其地质环境背景,分区域、分灾种研究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2)利用遥感技术建立区域地质灾害快速调查技术研究,积极推进基于地球资源卫星数据的遥感信息应用系统的建立,逐步建立地质灾害遥感快速调查系统。
突发性地质灾害大多是由强降雨引起的。每年汛期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占全国的80%以上。地质灾害应急处理包括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应急处理。在汛期,特别是5-9月主汛期,通过加强巡查,及早发现地质灾害前兆,并根据前兆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在危险区边界设置警示标志,采取工程治理或搬迁避让措施,通过防治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并预选安全地点和紧急避险疏散路线,保护供水供电设施安全。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往往具有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投入少、短期内减灾效果明显的特点。3.4.1地质灾害应急响应现状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已成为各级政府的头等大事。它是确保当地政治和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础。汛期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是政府贯彻“以人为本”思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战略举措。
4、全国地质灾害调查规划的任务和部署根据不同目的,服务不同领域,采用不同精度,从点、线、面三个层次全面部署全国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图6.1)。6.3.1继续完成全国山地丘陵地质灾害调查(1: 10万)。到2008年,全面完成全国677万平方公里山地丘陵地质灾害调查,全面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防治监测体系,编制防灾预案,从根本上有效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一)主要任务1)在“以人为本”的原则指导下,查明地质灾害或隐患的分布情况,进行地质灾害区划;2)通过调查,综合分析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发生条件和危害特征,圈定地质灾害易发区;3)积极服务地方政府减灾防灾,协助地方政府建立和完善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监测体系;4)开展信息集成和综合研究,研究地质灾害易发区不同诱发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研究确定各种诱发因素诱发地质灾害临界值的理论和方法,特别是山区降雨与地质灾害的关系,研究地质灾害预测预警的理论和方法,探索更加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手段,提高地质灾害预测预警能力;5)通过调查,建立地质灾害隐患点档案,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系统。
5、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技术方法1。内容概述1。主要成果通过1 ∶ 5万地质灾害详查,总结形成了一套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的工作流程和技术方法体系。主要成果包括:1)总结和完善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技术路线,形成一套野外和室内工作方法。根据黄土高原的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形成了一套从资料收集→ 遥感解译→野外核实→再解译→野外调查→重大地质灾害填图→重大地质灾害勘查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和实施细则。室内工作形成了基于GIS的数据采集→空间属性数据库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危险度模型分析→地质灾害危险度评价与区划的技术方法和工作流程。
6、全国地质灾害防治信息系统建设的目标和原则11.3.1目标(1)总体目标: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防治信息系统建设。通过建立完整的支持地质灾害防治的数据系统,形成一体化的综合数据中心,提供数据快速响应和多目标应用系统,建立全面集成的动态评价预警平台,支持地质灾害防治的全过程,促进地质灾害调查、评价、规划、管理和防治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为全社会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充分发挥地质灾害防治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作用,使地质灾害防治更好地满足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7、地质灾害调查根据防灾减灾需要,县市突发性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地质灾害易发区1 ∶ 5万地质灾害、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地震地质灾害调查、重大工程建设区地壳稳定性调查、南方岩溶地区岩溶塌陷调查等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完成了全国丘陵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从1999年到2008年,在全国1640个山地丘陵县进行了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调查面积650×104km2,人口约7.9亿。
Copyright 2019-2029 www.ddjava.com 【豆豆家】 版权所有
豆豆家_豆豆家的软件知识站
声明: 所有软件和文章收集整理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